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,「養老旅遊」成趨勢,60歲以上出國旅行人次近3年增加2成8,高於整體平均成長率1成8,學者研究,銀髮族旅遊偏好也在改變,例如自主性強、嘗試冒險、喜歡住背包客棧等,在人生下半場用壯遊找到新的成就感。

崇右科技大學觀光旅遊管理系講師高于歡說,養老旅遊要符合銀髮族身體機能跟情感需要,且天數普遍較長,甚至融入生活規律,如許多銀髮族每年都參加10幾天郵輪行程,另對專業服務要求較高,最好有醫療護理人員相伴,以備緊急之需。

過去有迷思,認為銀髮族因體力問題不能安排長天數旅遊,高于歡說,旅遊也有時間流程,前3天像出差,第5天開始有旅遊感覺,第10天才進入深度層面,15天以上則面臨體力考驗,不少銀髮族開始習慣10天起跳的長宿旅遊,甚至為了能多走多看,自行訓練體力。

農村旅遊也是常見的養老旅遊,但高于歡說,愈來愈多銀髮族不再嚮往回歸農村,認為自己年輕時辛勤工作少玩樂,退休了當然也想嘗試現在年輕人常做的事,如壯遊、背包旅行找回青春滋味,回到農村反而感覺真的老了。

高于歡說,很多銀髮族參加旅行團,但不見得喜歡旅行團模式,要早起、又要配合別人,銀髮族其實自主性很強,只是較沒能力自己規畫行程,只好跟團。現在有銀髮族嘗試青年旅館,主動跟年輕人交流、討論景點,「剛開始或許很奇怪,但會慢慢上癮」。

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說,本身也是銀髮族代表,他說老人不想被視為老弱殘兵,更不想被貼上特定標籤,因此在旅遊安排上最好別刻意強調「專屬銀髮族」,也說適度走出家門可延遲老化,甚至減少長照費用。

易飛網副總經理張瑞琳認為,銀髮族旅遊目的不外乎結交同齡好友、吸收新知、活絡身心,且在考量體能前提下,旅遊規畫須掌握深度、單純化、主題式等原則,避免「都會式」走馬看花、景點安排過度密集或天數過短,造成生理、心理負荷。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曾推動為期11天的不老騎士環台之旅,幫助平均75歲的26名位不老騎士圓夢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分享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曾推動為期11天的不老騎士環台之旅,幫助平均75歲的26名位不老騎士圓夢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分享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曾推動為期11天的不老騎士環台之旅,幫助平均75歲的26名位不老騎士圓夢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分享

5A8C9C3FB2DA0A4B
arrow
arrow

    rnj97rp97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